自2020年6月“厕所革命”升级改造工程开展以来,区文旅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稳步推进,旅游厕所、旅游标识提升、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建设工作成果显著,各旅游景区、景点的公共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截至9月11日,我区已完成新建及改扩建16座旅游厕所的升级改造,且全部通过市文旅局及第三方验收组实地验收。
据了解,区文旅局坚持“新建与改扩建结合,建设与管理并重”的原则,在八达岭长城、龙庆峡、百里山水画廊等景区和青龙桥车站、乡村旅游点、旅游线路等重点区域新建及改扩建16座旅游厕所,其中4座新建生态卫生间,12座改扩建旅游厕所。不仅如此,区文旅局积极开展旅游厕所百度地图标注工作,分类指导所有A级景区旅游厕所进行GPS定位,并将厕所实景拍照上传至百度地图,为游客提供翔实准确的旅游信息,积极解决景区内“如厕难、找厕难”问题。截至目前,我区104座旅游厕所百度地图标注工作已全部完成。
近日,记者在八达岭长城林场车场看到,这里的厕所外观设计、造型风格都极具古韵古风,与八达岭长城景区相互映衬。厕所免费提供厕纸,配备专职保洁员管理、打扫,确保厕所内外环境及如厕设备干净卫生整洁。
“八达岭长城林场车场厕所人流量比较大,我们都是随见随清,并且每天做好3次消杀工作,为游客提供一个干净、舒适的卫生环境。”八达岭特区环境保洁中心保洁员陶红喜说。
小厕所,大民生。区文旅局在旅游景区、旅游线路、乡村旅游点等游客服务场所,大力推进旅游“厕所革命”,通过2015年至2017年的“第一次三年行动”与2018年至2020年的“新三年行动”,使旅游厕所由旅游景区走向乡村旅游点,逐步实现全域布局。
据悉,此次改造工程在全面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,按照旅游厕所的标准规范设计,对厕所的内外装修、排水、电气等工程进行改造。充分考虑老人、母婴、残疾人的实际需求,配备不同的设施,完善“第三卫生间”功能,确保使用舒适方便,让旅游厕所在便利群众的同时,也为城市文明加分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开展景区厕所改造工作,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厕所。同时,把旅游厕所建设提升到新文化建设的高度上,倡导文明旅游,保护旅游环境,不断提升景区服务水平,推进全域旅游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。”区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李凤海说。